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4日 星期三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全球宗教 > 佛光新聞> 淨業林持名念佛 佛聲綿延淨化人心

佛光新聞

字級

淨業林持名念佛 佛聲綿延淨化人心

【人間社記者 許貞慧 高雄大樹報導】 2018-08-08
「心如一面鏡子,念佛七日擦拭乾淨,自受用也能發揮他受用。」佛光山淨業林8月佛七圓滿,堂主永藏法師帶領來自英國、新加坡等蓮友70人精進念佛,透過自由調佛號湧現不斷,當下心中專注沒有妄念,身心清淨,體會念佛殊勝。

淨業林堂主永藏法師8月起七法語提到,「生命光陰苦多樂,業力牽引能奈何,離苦得樂有妙法,讚禮西方阿彌陀」,堂主教導蓮友,阿彌陀佛是無量光、無量壽,是佛的法身,也是人人本具的佛性;星雲大師提出的「三好」,其中的「存好心」,能與好的事物相印,念佛的心和佛相接,當下在人間淨土不退轉,當生成就,即可往生西方佛國。

「念佛報岳父恩」是蕭益泓初次來佛七的動機,他表示,共修相處的念佛人滿臉慈容,就如諸善上人聚會一處,當下升起「正念」的心,放下萬緣;念佛靜觀佛的相好,用心打掉妄想,一心念佛功德迴向岳父,往生極樂佛國。

《佛光世紀》一書接引新加坡的謝明利,走入尋覓的佛教聖地,在新加坡佛光山發心承擔近20年,每天忙的很歡喜,「佛七是什麼?」開啟她回山修持的動機。謝明利落實給人因緣,帶領新加坡一行15人回山修持。第3次參與佛七的她說到,堂主開示「如何安住心?」讓她記憶最深,精進念佛心與佛相印;懺悔心洗滌往昔所造諸惡業,讓自己重新調整定位,非常受用,發願「每年都要來佛七」。

英國青年李玉敏,回山參加國際青年禪學營後,把握機會參與念佛。她開心表示「念佛法門是我要的修持。」小參提問時,堂主解開稱念不同聖號的疑惑,讓她的心放下罣礙,從小在家庭內心壓抑的困惑,一併得到解答,直呼這是此行最大收獲。

來自小港林秀芳阿嬤,帶著12歲王唯丞和7歲王唯軒是年紀最小的念佛人,哥哥唯丞說念佛的當下,記得堂主教的,要想著佛的威儀莊嚴,與佛相印,用念佛來讓心安定,而且盤腿念佛很健康。妹妹唯軒4歲起就和阿嬤來打佛七,她笑咪咪的說,看佛很莊嚴,很開心,堂主告訴她「念佛能修福報」,而且平常要孝順,也要做善事。

新加坡王渼茱分享,堂主用淺顯易懂的開示,以《西方合論》教導念佛技巧,如何觀佛相好?如何專心念佛?如何懺悔業障?讓她在念佛的當下更加深入,更加珍惜,更能體悟「佛在世時我沉淪,佛滅度後我出生;懺悔此身多業障,不見如來金色身」。

「簡單中學習專注」是第一次參與佛七共修的徐蕙萍最大體悟。他表示,工作中的人我是非,讓他的心找不到平衡點,在堂主帶領的自由調念佛,讓他的心斷妄念,在繞佛時專注當下,暫離世間的好勝我慢,原來「放下」人我計較、比較,在淨土法門找到「回家」的自在感受,是如此的美好。
12345678910第1 / 928頁
追蹤我們